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苹果手机如何下国际服刺激战场 > 新闻动态 >

明确:这类企业不用交残保金了!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2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当然可以,以下是根据您的提示完成的文章:

咱们今天聊聊一个挺多人关心的问题,就是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,也就是所谓的残保金。有些朋友听到这个词可能第一反应是:什么意思?我是不是也得交?别着急,我跟你说,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复杂。最近政策里明确了两类主体不用交这笔钱,而且还有不少企业能享受减免优惠,简直像捡到了宝一样。咱们慢慢讲清楚。

先来说说背景,这个残保金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呢?简单点,它是一种政府设定的费用,用来督促企业或者单位多雇佣一些残疾员工。如果没达到国家规定比例,就要缴纳一定金额的钱,算是补偿社会对残疾人就业支持的一部分吧。这么做不是为了给谁找麻烦,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残疾朋友能找到工作,实现自食其力。换句话说,这是个带公益性质的钱,你不能不服气吧?

那问题来了,到底哪些单位需要交,又有哪些可以不交甚至享受优惠呢?首先明确一点,如果你是个体户,那恭喜你直接免单,不用申报、不用缴费。这怎么回事?主要还是因为个体户规模小,人手少,用工灵活,所以压根就不在强制征收范围内,说白了就是政策照顾嘛。而那些中小微企业,如果全年平均员工人数在30人及以下,也是暂时不用交的。有时候看新闻总觉得这些小公司过得特别难,但这一条倒是真心暖心。不过啊,要注意,30人的标准可不是拍脑袋定出来的,是指全年月平均人数,可别搞错了哦。

如果你的公司刚好超过这个门槛,比如31个人以上,那怎么办?放心,政策还是挺贴心,有减免措施呢。具体怎么算,我们后面再细讲。但话又说回来,这项福利可不是所有行业都有资格拿,总归得符合相关条件才行。

接着我们再看看其他必须缴纳的对象有哪些。不管什么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企、民企、大型外资企业,只要规模大、有能力安排足够比例岗位给到持证上岗的残疾员工,就都得按照规定履行义务。如果你已经达标,比如聘用了1。5%或更高比例的人数,并且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,那么祝贺一下,可以豁免这笔费用。但如果没有做到最低要求,还试图糊弄过去那不好意思,很可能会被罚款,每天万分之五滞纳金!情节严重的话,还有可能上信用黑名单,被法院强制执行!真的是划不来的!

我知道有些老板看到这里肯定皱眉头:哎呀,那我要付多少钱啊?别急,我们马上就来算一笔账。公式很简单,看起来像数学题但实际操作还算顺溜:\【 残保金额 = (职工总数 × 国家规定就业比例下限 − 实际安置人数) × 当地社平工资 \】 这么一列下来,你应该能感受到其中逻辑关系了吧?

举个例子帮大家理顺思路哈。一家200人的公司所在地区年均社会平均工资为8万元/年,他们完全没有聘请任何符合条件的人。那么按照1。5%的最低标准计算:\【 应付额度= (200×1。5%-0 )x8 ≈24万元 \】 哎呀,一下子24万进去了,是不是感觉肉疼?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会调整上下浮动值,也就是说最终额度可能因地区而异。另外,挂名的情况也是存在,不过千万不要冒险去挑战法律底线,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,对吧?

除了计算方法,公司入账处理也很关键。这属于非税收入中的一种专项资金,因此在财务报表里它一般会作为独立科目记录。当然啦,有些聪明的大型企业早已学会利用税收筹划,通过合理招聘避免额外支出。所以对于经营者而言,与其纠结于该罚多少,不如主动了解最新政策动态,把规避风险变成一种常态化管理方式。

不过话又回来了,说到底为什么国家这么较真这件事呢?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,更重要的是推动整个社会公平发展,让弱势群体能够拥有更多机会。从另一个角度想,这种制度设计既是在帮助别人,也是在塑造公司的责任形象。一箭双雕,多好!

所以总结一下,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创业初期或者管理一家中小微企业,请务必关注这些信息,确保自己不会踩坑。同时,对于那些已经成长为大型组织的公司,更应该以身作则,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。我相信,只要每个人都愿意贡献一点力量,我们共同生活的小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!

参考来源:人民网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规解读:2023年哪些主体无需申报或缴纳残保金?》



我的网站